立德树人 向质而行 全力打造化工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
化学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秉持“厚德达理、励志勤工”校训,传承红色化工基因,积极实施“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发展战略,着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化工类高素质应用研究型学院和打造新时代化工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学院先后获得“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自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先进党组织”、党建“标杆院系”等荣誉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铸魂育人
五年来,学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五个到位”,凝练“五化五强”党建工作法,创建“德化强工”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学院坚持“三全育人”,以“厚德善工、化育英才”为育人理念,传承红色化工基因,充分挖掘“西迁精神”“三线精神”建校“652精神”等特色思政元素,深化思政教育内涵;坚持“六个一”学习形式,建设宣传“新媒体矩阵”,打造网络思政育人阵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开拓奋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工程教育理念,强化高素质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定位,以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化工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为目标,以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学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1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2个。获“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个。获全国优秀教师1名,四川省“四有好老师”1名。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300余人次,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连续五届进入全国总决赛,连续两届斩获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每年进入全国总决赛并多次荣获全国一等奖。学生社团“亲化工”志愿者服务队入选团中央“七彩假期”全国示范团队;“亲化工志愿宣讲团”成功入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哇塞童年”科技支教项目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四川省赛银奖。学院团委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自贡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坚持以新求质,强化科技自立自强
学院始终坚持面向国家国防军工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高水平特色创新平台建设为纽带,在氟化工和环境化工领域铸就了一支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学院现有国防科工局“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是西南地区首批军工类国家级创新平台,创新成果实现了特种氟醚橡胶、防油e-PTFE等多种氟材料的进口替代,满足了我国航空航天、舰船等重要领域急需,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动学校成为国防科工局和四川省共建高校。在环境化工领域拥有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和四川省高盐废水处置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成果获国家工信部XX工程项目资助(总金额1.4亿元)和省部级奖10余项,为推动产业破解低碳循环绿色发展约束、构建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坚实支撑。
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强化服务社会发展
学院秉持“学科支撑产业、专业服务行业”理念,聚焦四川省“5+1”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研究机构等创新平台,深入探索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校企合作代表性成果“氟材料产业学院”成功入选四川省第二批产教融合示范项目,获批建设省级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化工新材料科教融合产业学院建设”入选国家发改委、科技部2021年度全面创新改革任务。近年来,学院开办“氟化工英才班”“化工制药类本科人才社会实践院级一流课程”,根据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不断调整实践课程清单,为企业输送各类人才2000余人,为企业培训员工500余人次,校企合作项目300余项,成果转化50余项,形成多项替代进口、填补空白、引领前沿的重大科技成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有力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为支撑我省万亿级先进材料和能源化工等产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化学工程学院将持续推进高质量党建工作,做大做强“德化强工”品牌影响力,坚持“立德树人为目标、学科建设为统领、产教融合为思路、科学研究为动力”的理念,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达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能力和水平为牵引,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不断突破、勇毅前行,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化工类高素质应用研究型学院和打造新时代化工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