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图“质”,追光而行 ——美术学院五年发展巡礼
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美术学院党委在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创造性提出“尚美之光.红绿蓝三基色”党建品牌,凝练“一方布映出中国红、一盏灯点亮全世界”办学特色,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特别是彩灯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培养出一批高层次人才,不少师生成长为行业骨干和领军人物。
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院以创建标杆院系为抓手,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践行“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党建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党建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的工作理念,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选拔科级干部2人,系主任或副主任4人,学院领导班子完成了新老交接;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修订《《美术学院党委会议事规则》《美术学院执行<米乐网页版登录入口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修订)>实施办法》等制度60余个;加强党支部建设,七个党支部完成了重构和换届,落实“双带头人”要求,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政治能力,选送两名干部到地方挂职,送培党员干部、辅导员和新教师;注重师德师风教育,以良好的师风带学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尚美之光.红绿蓝三基色”党建推动与事业发展融合。学院“‘红色美育’思政育人体系建设”获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建设立项,教工支部“‘红色美育’工作法”入选四川省高校首批“优秀支部工作法”,学生第三党支部“共学-参访-创作”三位一体参与式“三会一课”新样态入选自贡市支部典型案例。学院党委荣获“自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团委荣获“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学院新媒体中心荣获“自贡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新校区美育浸润,“大美育”取得重要突破
以硬件建设为保障,配合推进学校“大美育”工程。2021年,美术学院从营盘校区搬迁到现代时尚的李白河校区,拥有尚美楼、尚艺馆、匠艺坊三栋单体建筑,教学使用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在尚美楼的公共空间、尚艺馆的展厅、匠艺坊的实验实训车间、在校园里,美术学院师生的原创作品展示从未中断;在李白河校区举办27场艺术与人文学术讲座,与美育公共课程共同组成了全覆盖、全方位的“以美育人”新体系,为提高全校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塑造美好心灵”作出了新贡献。
引育留用并举,师资队伍建设再上台阶
以教师培养为重点,大力推进教师能力提升工程。五年来,教职工人数从77人增加到103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从仅1人增加到7人,在读博士2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数从16人增加到26人。坚持产出导向,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等高级别资助、获得“中国设计事业突出贡献奖”和高等学校美术类专业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荣誉的教师,大都来自于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群体,1人入选“百千万英才计划”并获盐都文化菁英称号,新生力量未来可期。
擦亮学科特色,引领金课建设提质增效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持续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工程。自2014年获得艺术学专业硕士授权点以来,美术与艺术设计两个学科领域齐头并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彩灯设计”学科方向,引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灯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支撑“自贡彩灯”文化品牌不断做大做强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助力自贡彩灯在全球创造数十亿产值。2023年,美术与书法、设计2个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完成审核备案,正全力申报设计学交叉学科硕士授权点。在学科建设的牵引下,教师主持国家艺术基金3项、四川省艺术基金5项,师生作品入选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国际国内专业展览,获得“巴蜀文艺奖”“四川省文华奖”等奖项。《中国彩灯艺术设计》《艺术彩灯景观设计训练专题》《影视广告设计》三门课程获批四川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牵头制定四川省人社厅彩灯艺术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重融合、强实践、促创新”的本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2023年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产教融合彩灯艺术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获学校首届校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红色美育赋能,人才培养塑型与铸魂并重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持续推进“三全育人”提升工程。学院秉承应用型、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以“红色基因”培根,筑牢理想信念;“红色工程”铸魂,赋能立德树人;“红色采风”实践,培育时代新人;“红色创作”展示,展新时代风貌;“红色文化”育人,厚植家国情怀,结出硕果,如学生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学生团队“民俗彩灯工作坊”“‘叠纪元森林’恐龙村文创工作坊”先后荣获全国第五届、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获得“挑战杯”全国银奖、四川省金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A类专业竞赛奖项600余项。研究生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SCD)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本科学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均高于90%,研究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到100%。2019年与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正式招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学生,成为学校唯一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交换学生、教师互访、联合课程等方式开启国际交流新旅程。
紧扣彩灯非遗,科研成果凸显比较优势
深入践行“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战略,成功创建中国彩灯学院。推进学术能力提升工程,成功创建省级文旅科研平台“彩灯文化与技艺创新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实验室”,稳步建设省级文化科普平台“四川省民俗灯文化普及基地”。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省市厅级项目44项。积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获四川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得自贡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3项。紧跟学术发展前沿、学科发展前沿,教师出版专著8部,参编教材(含专著)6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96篇(其中A2级别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篇,A3级别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B2级别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篇)。获得各类专利6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专利科技成果转化3项。175件美术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家协会等单位举办的国家级、省级学术展览,其中9件美术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4件作品入选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第二届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华美术奖,3件美术作品分获第三届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华奖”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1名教师获得四川省文联百家“推优工程”优秀作品奖。
深入人民生活,以艺术创作服务新时代美好生活
坚持以吸纳社会资源为抓手,推进服务地方美誉度提升工程。师生团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新开展主旋律作品创作,无论是《我们都是追梦人——平凡华章》《中国之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姐》等献礼作品,还是组织举办“弘扬抗疫精神,描绘感动瞬间”主题美术作品展,始终激发正能量、鼓动社会尚美向善力量,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网、光明网、学习强国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倡导“以设计服务乡村振兴”,无论是为农产品做包装设计,为农民增收助力,还是将《公共艺术设计》课程雕塑作品落户到乡村,让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彰显了艺术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不断提升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建设能力,学院引进横向项目77项,到校科研经费2212万余元;在2023年获批校级思政示范专业、示范教学团队、示范课程和教改项目;校企共建6个教学科研平台,不断打造集教学、科研、产业转化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高地。
五年来,学院党委团结带领全院师生,聚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扬长板、补短板,积极吸纳和借力校内外资源,事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成绩是全院师生和校友同心同德、努力奋斗的结果。未来的征途上,学院党委将进一步准确识变、应变、求变,守正创新,攻坚克难,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把比较优势筑成绝对优势,为建设四川一流、国内知名的美术学院而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