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川轻化·优秀教师风采】深耕教育沃土的笃行者——记卓越教学奖获得者王益

文字:党委宣传部 康珺来源:米乐网页版登录入口发布时间:2024-09-27访问量:386字号:

 “稳健中不失风趣。”“有当网络主播的潜力。”“每次课真是干货满满。”“超级有趣,从来不缺席。”“王教授学问之深,为人之智慧,无不令我钦佩、折服。”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留下一段又一段的真诚点赞。严谨扎实的专业水平、生动幽默的教学风格,使人文学院王益教授深受学生们喜爱。

       “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同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这是王益对新时代人文科学教育的理解。一直以来,他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为学生们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文化实践机会。同时,他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活动,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学无止境的乐天派

       “王益虽瘦,心肥天下,真诚待人,无事可怕。”王益的QQ签名亦如他追求的学术境界,既有文人的自在潇洒,也有科研者的执着从容。长期致力于文艺美学、生态环境美学、禅宗美学与诗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等领域的研究,他的成果不仅丰富了相关学术领域,也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用王益自己的话来说,知识是沉浸在生活中的。无论出版专著,还是编写教材、撰写论文,都只是他梳理知识的一种方式,而知识的探索、学习永无止境。

       2020年疫情期间,网课的互动性差、枯燥乏味曾被许多老师视为难题,而王益所讲授的《汉语中级综合》《美学》《书法技能训练》等线上课程却被学生们评价为“超有趣”。因为他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趁着线上课程,倒逼自己学习一些新技术,开发一些新技能。王益决心学习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制胜网课,同时为今后线下课堂储备更多的学习资源。看似轻描淡写的背后,却是王益废寝忘食的付出。从清晨到深夜辗转于电脑、手机、教材之间,他直言简直是给自己挖了个“坑”!堆砌大量的时间和心血,王益硬生生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集“导演、演员、播音员、解说员、主持人、录音师、剪辑师”等多角色融合的“全能”型教师。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从最初的繁琐疲累到渐入佳境,从常规的课件到精彩的音视频,来自学生的肯定将所有苦涩转化为欣慰,看着学生们不断进步成长,王益也在忙累的线上课程中体验到自我成长的快乐。

       除了是网红“主播”,王益还是“跨界新人王”。原本从事美学、写作、书法教学的他,仍不断从事着其他方向的教学,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西文化比较》《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史》《文化考察》《文化调查与影像创作》《文化创意学》《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产业调查》等等。王益很享受这份“跨界”,因为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式有助于拓宽研究视野,深化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认识和理解。沉浸于其中,王益更加注重跨学科交叉研究,将美学、文学、艺术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结合起来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学得越深入越能体现着一个人的学术底蕴,而底蕴越深,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只要你在乎责任与细节,专注于生命的一心一境,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王益的从容来源于他认真的态度和学无止境的坚毅,要想比别人做得好,就得比别人付出得多。因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从书本到田野的探索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知识传授型”,老师按照教材、课件把一个个知识点讲给学生听,然后再通过一些题目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运用。“同学们在课堂上听得津津有味,过不了多久又忘掉了。”这是许多老师都遇到过的难题。经过多年来的教学研究,王益探索出自己的教学理念:“情理交融、美乐相生;师生共应,教学相长”。这是一种朝着审美化教学方向行进的教学方式,点拨莘莘学子从万卷丹青中品味书香,在千载烟尘中领悟人生。

       在具体教学中,实践教学“在地体验”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王益的文化实践课程一直是选课中的爆款。文化遗址、博物馆、艺术馆,校园、城镇、乡村……他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文化现象。如“文化调查与影像创作”课程,王益引导学生通过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运用影像技术将这些资料转化为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影像作品;“文化产业调查”课程,他组织学生前往文化企业、产业园区等实地考察,了解文化产业的运营模式和成功经验。通过这些社会实践与文化调查,使学生们各方面综合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

       此外,王益还邀请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讲座和辅导,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他鼓励学生参与文化产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先后指导学生参加宜宾、自贡等地的文旅类创新项目,通过文化项目创意、文献资料搜集、田野调查、策划方案撰写、文稿、书稿编撰等方面的锻炼,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热爱生活的文化传新者

       说起自己的兴趣爱好,王益用“兴之所至,乐而不疲”来形容。阅读、书法、拍摄、体育、文化公益、审美旅游、刷抖音、小红书、视频号……正如他对自己的形容:“我是一个70后的人,有着80后的长相,90后的思维,00后的心态。”

       新晋视频博主是王益近期新增的名片,“人文较瘦的自在时光”抖音短视频时不时就在川轻化朋友圈火上一把。他喜欢拍校园、拍学生,喜欢在身边的人和事中寻找、传播生活的美。谁说严谨治学就得刻板老套?又“潮”又有趣的全新的人设使王益和学生之间的相处更加融洽。同时,通过拍摄短视频,王益也进一步了解了当下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他认为只有真正贴近学生,才能在教学中产生共鸣。

       读书分享、书法公益课堂是王益热衷的业余生活,他曾多次前往社区举办美育公益讲座和书法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美育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中,他分享自己对阅读、文化和教育的理解、感悟,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为社区居民提供书法培训和指导,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这些活动不仅让人们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还让他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坚守“一线”的启梦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王益十分赞同这句话,他认为,老师的人格魅力和言谈举止,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师者风骨,山高水长”,这份感召力会使价值观的传承变得更加水到渠成。从教二十七年,王益在课堂上传递着做人做事的道理,课后也与学生们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他认为,大学之本在于精神的塑造,教师首要的是教育引导学生胸怀家国、胸怀天下,做心胸开阔、志向远大之人。要去追求生命的宽度,这才是一种更大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

       谈起00后学生,他笑言“孩子们是来‘整顿职场’的。”00后的学生不喜欢听老师讲大道理,不喜欢弯弯绕绕的条条框框,不喜欢繁文缛节的“礼数”,主打的就是一个干脆、直接、真实。在王益看来,00后的学生极具个性,他们虽然有时内心封闭,但更多时候他们正直、正气、正义,身上充满着不拘一格的大胆创新精神。

       面对00后学生的特质,王益认为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做出改变,再也不能用照本宣科的老方法。作为老师要将自己代入学生视角,激发学生兴趣,再延伸知识点内容;同时还要利用新科技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找到兴趣所在。

       从最初求学道路上对才情卓越师长的艳羡,到身为人师后深刻体会教师的使命与责任,漫漫二十七载,涓涓细流终汇成波澜壮阔的精彩。面对荣获学校第三届卓越教学奖,王益感到欣慰而惶恐。他坦言,这份荣誉既是对他过往教学生涯的鼓励,同时也是对他今后工作的鞭策。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意味着自己今后要在教学上继续追求卓越,为学生们带去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也给同行做出更好的表率。

       “奔跑的姿态最美,因为离理想最近。”在教书育人、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王益将永葆热忱,奋力前行。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